学校第一次党代会以来,农林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发挥党建引领作用,实施创新驱动,扎根普洱大地,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,不断深化综合改革,不断提升治理水平,强学科专业、突出研究特色,学院综合实力和影响力稳步提升。
政治建设摆首位党建思政有活力
农林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,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,稳固推进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;认真组织开展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,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,管好意识形态阵地,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。全院师生干事创业的凝聚力显著增强,形成共识扎根普洱大地发展新农科,连续在2021年、2022年被学校评为“师德师风示范学院”。近年来,成功获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和一流课程建设项目;1名教师评为校级“十佳教授”,2名学生评为校级“十佳大学生”;2名教师评为校级师德标兵,13名教师评为校级优秀教师,1名教师评为省级优秀教师。
立德树人守初心强农兴农为己任
学院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,以强农兴农为己任,新农科建设为引领,培养“懂农业、爱农村、爱农民”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,已为社会培养了优秀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1000余人。全面实施本科生学业导师制,学生考研率名列学校前茅,2022届本科毕业生考研录取率达11.26%,茶学班考研录取率首次突破40%。学生团队积极参加各级职业技能大赛、创新创业类或科技类竞赛,共获得国家级奖20余项,省级奖50余项;获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创业类或科技创新项目等立项30余项。学院充分发挥学科专业特色,持续推进科研反哺教学创新改革,以科研项目带动学生学习和科研的积极性,人才培养成效显著。每年有大批本科生加入教师研究团队,并在团队教师指导下发表论文、申请专利等创新性成果。
学科专业齐突破科技服务新征程
学院三个本科专业全部列入省部级重点学科和专业建设计划:农学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,茶学专业获批省级新兴专业建设点,园林专业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(实用技能型)试点建设专业;交叉学科——智慧农业列入云南省新学科培育计划。
学院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力度,着力培育和造就一批青年英才和未来的学科专业领军人才。学院教职工中,有云岭青年人才1人,云南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1人,卓越青年教师4人,普洱市高层次人才3人,校级重点学科带头人1人。先后有5名教师驻村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,担任普洱市科技专家服务团、碳汇专家顾问、职业技能竞赛评委等14人;现已然成为科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。
学院持续做强优势学科,依托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研究平台和特色资源,在茶叶深加工与综合利用、生物医药、村庄规划、果树良种鉴定等方面取得了科技成果转化,积极开展科技服务。近六年,开展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达70余项,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,省部级项目22项,研究经费达700余万元;发表高水平论文100余篇,授权专利32项,认定良种新品种4项,为行业创新和科技转化做出了可喜的成果。
新时代赋予新使命,新征程谱写新篇章。农林学院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,以立德树人为根本、强农兴农为己任,全力对接服务乡村振兴、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战略部署,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,持续推进学分制改革,凝练学科特色优势方向,凝心聚力、攻坚克难,为学校建设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。